1 概述
《斯坦福极简经济学》,讲述了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
2 微观经济学
2.1 什么是经济学
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
- 社会应该生产什么?
- 应该如何生产?
- 谁来消费所生产的东西?
对三个基本问题的解答,可以分为以下几种:
- 分配经济的政府,分配全部工作,全部住房及全部食物,政府决定了每个人该做什么以及每样东西的价格
- 只提供市场经济基础的政府,追诉盗窃、履行合约、提供最低限度的公共基础建设
- 稍微放宽范围的政府,包含道路和教育等公共服务
- 继续放宽的政府,国家养老金制度,医疗保险制度,支持某些产业(钢铁,农业)控制食物或基本消费品。
很多经济取舍都有一个特色:它能帮助某些人,却同时伤害了其他人。经济学家关心的是统计受到伤害或帮助的所有人,而不只是新闻报道里的几张面孔。
看不见瘦的概念,就是你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时,可能也会给别人带来好处。
如果有某个东西你想要少一点,就用租税抑制它;想要多一点,就用补贴鼓励它。
所有成本都是机会成本。当你做一个选择时,你没有选择的东西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“机会成本”。真正的成本不是你已经花的钱,而是你放弃的东西。
没有哪个人可以得到想要的每样东西,也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得到想要的每样东西。因此,取舍是不可避免的。在人们各种技能与欲望的现代经济社会中,问题在于如何协调决定生产什么、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。
2.2 市场经济
分工使企业得以利用规模经济
想象一下,整个社会生产的所有商品,可以收纳在一个仓库里。当你生产出某个东西,就把它带到前门入库;当你想买某个东西,就绕到后门取货。
那么,如何调节进出仓库的东西呢?很不幸,依靠人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不是一个务实的解决方案。
在市场经济里,送进仓库及从中取出的商品的价值,是由供给与需求决定的。在市场经济里,商品的价值就是它的价格——付一个价钱买商品,这种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冬季,是他们需谨慎选择从仓库里取出的东西,且不能取出超过需要的数量。
2.3 供给与需求
需求,是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。供给,是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恭喜。
需求曲线,当价格越低时,需求量越大。需求曲线的原因是啥
- 替代效应,价格上涨时,人们可能会那其他商品取而代之。
- 收入效应,当商品价格上涨时,你的收入购买力降低,因此会减少购买东西,或是同样的东西少买一点。
需求什么时候发生改变
- 社会整体的收入上升
- 人口激增
- 口味与潮流的变化
- 替代品价格变动
供给曲线,当价格越高时,供给量也会越大。供给曲线的原因是啥
- 价格上涨时,厂商利润变多,更愿意供给商品。
- 价格下降时,厂商利润变少,竞争激烈,供给商品减少。
供给什么时候发生改变
- 生产受天气影响
- 要素价格改变
当在某个价格上,需求量与供给量平衡了,就说是到达均衡点了,这个时候,价格与数量是有效率的,没有造成任何浪费。而且,均衡点是市场经济的倾向。因为
- 当商品价格高于均衡点,供给量超出需求量,商品滞销,卖家清库存,降低价格。
- 当商品价格低于均衡点,需求量超出供给量,商品供不应求,卖家提高价格,降低需求,谋取更多利润。
注意,需求曲线,与供给曲线的任何改变,都会使均衡点发生位移。
2.4 价格管制
当价格设定上限或下限时会发生什么?
- 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,消费者反应热烈,供不应求。但商家受限于价格上限无法卖出,商家要么不卖,要么创造灰色地带增加价格。
- 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,供给者很乐见,供过于求,生产过剩。最终导致政府要么通过配额来控制供给,要么通过建立仓库来收购额外供给,造成浪费。
总而言之,价格管制无法阻止供给与需求的运作力量,最终导致部分物资短缺,而部分物资过剩,全社会效率低下。
另外,价格管制虽然看起来没有额外支出成本,但却造成额外的机会成本。
- 房租价格上限,导致建筑商蒙受损失
- 农作物价格下限,导致未来的农作物过剩,人力浪费。
与此对应的,我们可以使用补贴与补助的方式
- 房租价格过高,需求方,定向对穷人发放住宅优惠券,供给方,补贴低成本住宅的建设
- 农作物价格过低,需求方,对消费者发放食物券,供给方,补贴贫困的农民。
2.5 价格弹性
弹性定义
- 需求弹性,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
- 供给弹性,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
需求的三种弹性
- 需求无弹性,弹性少于1,例如,瘾君子的香烟,糖尿病的胰岛素。
- 需求有弹性,弹性大于1,例如,橙汁
- 需求单一弹性,弹性等于1
弹性为我们带来什么
- 需求无弹性时,厂商更愿意提高价格来提供整体收益。
- 需求无弹性时,对厂商的名义性征税很有可能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
另外,短期来看,需求与供给是无弹性的,长期来看,则是由弹性的。这也是为什么经济体的价格短期内容易暴涨暴跌,而长期则是稳定的原因。
2.6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
在劳动力市场,家庭和个人是供给者,企业是需求者。
劳动力需求变动
- 产出的需求变动,产出变少了,劳动力需求也在变少
- 新技术发展,新技术会减少落后产业的劳动力需求,并增加先进产品的劳动力需求
劳动力供给变动
- 劳动人口变化,家庭主妇走出去工作
- 人口结构变化,人口老龄化
最低工资就像设置价格下限,最终会使更多低技能工作的人们丢失工作,逼迫商家使用机器。更好的办法应该是加强技能培训。
工会的功能
- 找机会通过劳动契约的协商提高会员工资,并以罢工威胁为后盾。但这样最终会迫使雇主使用机器,或将劳动力外包。
- 培养一个更好的、更具生产力的劳动力。
歧视不一定来自于雇主,更有可能来自产出品的消费者
劳动力报酬就是工资与福利的组合,所谓的均衡工资就是雇主支付报酬的总成本。
2.7 金融市场与报酬率
在金融市场,储蓄资金的人就是供给者,借用资金的人就是需求者。当利率低时,资本需求量大。例如,车贷利率降低时,人们更有可能买车,当车贷利率升高时,人们不太愿意买车。
企业凑钱的渠道
- 向银行借款
- 向买家发行债券
- 发行股票
2.8 个人投资
投资标的四个要素
- 报酬率
- 风险
- 流动性
- 税负
个人投资的工具有:
- 银行
- 货币基金
- 定期存单
- 债券
- 股票
- 房地产
- 贵金属
2.9 竞争与垄断
竞争类型
- 完全竞争,很多小企业在制造几乎一样的东西
- 垄断竞争,很多企业争相销售稍微不同的东西
- 寡头垄断,少数企业在特定市场拥有大部分或全部营收
- 垄断,单一生产者在特定市场几乎拥有全部的营收
如何才能进入垄断状态
- 技术专利,施乐复印机市场
- 法律保证,美国邮政服务
2.10 反托拉斯与竞争政策
联邦贸易委员会(FTC)的工作
- 审查企业合并工作,确保企业不会合并为独占企业
- 判断是否有不成文的哄抬物价
- 分拆垄断者的公司
衡量竞争程度
- 四大企业集中度
- 赫芬达尔-赫希指数HHI
竞争者限制性的商业惯例
- 制造商把商品卖给经销商,坚持最低价格,避免经销商彼此竞争
- 制造商要求经销商做独家交易
- 强制搭售或捆绑销售
- 掠夺性定价,赶出新竞争者
2.11 自然垄断企业
自然垄断企业,像电力,水力,铁路公司,其必须依赖某种网络建设,兴建整体网络的成本是较高的,而经营的成本通常是较低的,如果放任大企业不管,最终会变成垄断,如果让两三家企业竞争,一旦基础设施到位,就会彼此竞争走向灭亡或是合并,结果仍然是独占垄断。
如何管制这些企业
- 成本加成管制法,精算生产成本后,允许一个较低的获利水平后,锁定价格。结果导致企业没动力创新,而是努力拉高生产成本。
- 价格上限管制法,厂商会努力提高利润,降低成本,而消费者也能从中获益。
但是,管理体制最终会导致“管制俘虏”的危险。
解除管制,网络由政府拥有且受管制,但厂商可以在供应能源方面竞争。
2.12 负外部性与污染
外部性,是指在直接的买家与卖家之外,有第三方直接受到这笔交易的影响。
污染是负外部性最重要的例子,厂商与消费者只注意商品的成本与利益,而不必支付污染的成本,造成交易的第三方污染严重。
污染的解决方案
- 命令与控制,有效但是会导致管制俘虏
- 市场导向的激励,方法有,按照污染数量征收污染税,可交易的污染许可,财产权激励
2.13 正外部性与专利
对于新技术,生产者与消费者交易之外的人,不需补偿发明者就可从中获益。这样,导致了自由市场中并不保证会给发明者奖励,技术创新的动力大大减少。
保护知识产权的方法
- 专利
- 商标
- 著作权
- 商业机密
促进创新与发明的方法
- 补贴新发明
- 提供企业研发支出的税负减免
2.14 公共物品与税负
公共物品的两个特点
- 非竞争性,商品本身不会因为更多人使用而变少。
- 非排他性,卖家无法排除那些没付钱也能使用商品的人。
公共物品有:
- 公共保健方案(全人口的疫苗接种)
- 良好的道路系统
- 科学研究
- 义务教育
自由市场中,每个人都是趋向于自利的,这会导致大多数人趋向于“搭便车”,而没有人愿意付出。
解决办法有:
- 运用社会压力和诱导逼迫你捐款
- 使用税负来强迫你交款
2.15 贫穷与福利
怎么定义贫穷
- 年收入少于某个具体的数字
- 食物支出占家庭预算的百分比
- 综合家庭在吃,穿,住的所占百分比
怎样帮助贫穷
- 固定的现金补助,会导致失去工作的动力
- 收入相关的现金补助(AFDC),低于某个收入线时直接补贴到这条收入线上。导致负所得税问题,穷人在积极工作时会减少补助,导致降低工作动力。
- 收入相关的缓慢递减现金补助(TANF),穷人每外出工作挣多1美元时,福利会减少50%,而不是原来的100%,这样会促进穷人工作。
- 薪资收入租税递减,三档退税计划,低收入时,退税递增,中收入时,退税在峰值,高收入时,退税在减少。
- 避免工作的反向激励。要求得到福利的人回去工作,否则削减终生福利。
- 提供实物帮助,医疗补助保险和食物券
福利是在援助与激励之间拔河,最终目标不是分配金钱,而是帮助人们发展他们需要的技能,让他们不断在变动与成长的社会里谋生。
2.16 收入不均
收入不均是指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之间的差距
收入不均的原因
- 全球化,低技能劳动者被其他国家代替
- 信息技术发展,低技能劳动者被机器代替
收入不均的解决方案
- 工会,为工人发声,减少收入不均
- 对高收入人群征收重税,
- 优化低收入的生活条件,图书馆,医疗等公共资源
2.17 信息不完全与保险
保险业无论怎么收集信息,都无法避免信息不完全的问题
- 道德风险,拥有保险的人更倾向于不采取预防措施,导致保险的风险在提高。
- 逆向选择,更深知自己遇到危险的人会买保险,而感受自己安全的人则不会买保险,导致保险的风险在提高。
解决方法:
- 取得更多的客户
- 控制医疗供给量
- 全国人们纳入保险范围,避免逆向选择
2.18 公司与政府治理
在自由市场经济中,公司的所有者与管理者更多是分开的,委托人委托代理人管理公司。虽然代理人努力营运好公司,公司有更多的效益后,自己也会有更好的待遇。但是,代理人仍然可以通过收受回扣,短期目标来达到提升自身利益,而罔顾公司利益,在这种情况下,自由市场就无法起到恰当的作用了。
2.19 总结
微观经济简要地描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
- 市场经济为什么是高效的,供给,需求与均衡点。
- 市场经济的特性有哪些,弹性,
- 市场经济的手段有哪些,税负,补助。
- 市场经济的缺陷有哪些,垄断,不完全竞争,负外部性(污染,无法支持技术或无法生产公共物品),贫穷,收入不均,信息不完全,管理不善。
3 宏观经济学
3.1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
微观经济学关注商品、劳动力及资本的个别市场,宏观经济学则是将整个经济看成一个整体,自上而下地观察一个国家的经济。
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是
- 经济增长
- 充分就业
- 物价稳定
- 国际收支平衡
宏观经济的两大工具
- 财政政策
- 货币政策
GDP,一个经济体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
GDP = 消费 + 投资 + 政府支出 + 出口 - 进口
- 消费,家庭对国内商品的需求
- 投资,企业投资支出
- 政府支出,政府支出
- 出口,其他国家对美国产品的需求
- 进口,美国对外国产品的需求
realGDP,实际国内生产总值,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的GDP
3.2 经济增长
经济增长,基本上可以看成是GDP的增长,总供给的增长,造成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充足的物资。
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升。
生产力提升的三大驱动要素
- 实物资本增加,更多的资本设备让员工使用
- 更多的人力资本,员工有更多的经验或更好的教育
- 更好的技术,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
3.3 充分就业
失业,有多少人没有工作且正在找工作,不符合两个条件的人则被归为“非劳动力”
产生失业的原因,经济衰退时,公司倾向于不削减工资,怕影响士气,而是选择停止雇佣或遣散现有员工。
失业的问题:
- 个人没有收入
- 家庭沉重压力
- 引发社会犯罪
- 丢失失业人口的潜在产出
失业分类:
- 自然失业,来自动态衰退以及员工就业和产业的变动
- 周期性失业,周期是指经济从谷底到峰顶的周期,衰退时企业为了保住业务,宁愿不削减工资,而是采取停止雇佣或遣散员工的方式
3.4 物价稳定
通货膨胀,任一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全面上升的现象。
通货膨胀的衡量方式
- 消费者价格指数,CPI
- 生产者价格指数,PPI
- 批发价格指数,WPI
随着时间,一篮子的衡量内容会被代替
通货膨胀的看法
- 恶性的通货膨胀,生产力增长急速减缓,消费也会滞涨
- 通货紧缩,会使所有贷款额变高,造成违约欠款增多,导致经济增长停滞
- 温和的通货膨胀,会让工资变相减薪,但看起来像加薪,同时给通货紧缩一个缓存的空间
3.5 国际收支平衡
顺差与逆差
- 顺差,出口大于进口
- 逆差,进口大于出口
经常账户余额,描绘一个国家贸易余额最全面的轮廓
- 商品贸易
- 国家服务
- 国际投资
- 单边转移
注意,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一点是,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并不是影响顺差还是逆差的原因。因为,进口商品到国内后,国外投资者获得美元,然后这些美元在外汇市场兑换成国外货币支出成本,最终这些外汇市场上的美元会以投资等方式回到国内的。所以,完全理想的情况下,进口强势是不会导致顺差与逆差的,经常账户余额应该为0。但是,顺差发生了,这证明,外汇市场上的美元没有以投资等方式回到国内,而是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去投资其他国家去了,导致美元往外流出。
所以,经常账户余额的顺差与逆差的真正含义是:
- 顺差,借钱给国外
- 逆差,向国外借钱
金融资本恒等式
金融资本总供给量 = 金融资本总需求量
国内资金储蓄 + 国外资本流入 = 国内实物资本投资需求 + 政府借款
3.6 总供给与总需求
潜在GDP,当所有的资源或人力都充分运用或就业时,社会能生产的东西。
供给与需求的关系
- 萨伊定律,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,供给推动需求。
- 凯恩斯法则,需求创造其自身的供给,需求拉动供给。
现代经济理论则认为,短期来看,需求拉动供给,长期来看,供给决定需求
3.7 失业与通胀
菲利普斯曲线,失业率与通胀率是反比的取舍关系,高失业率时,低通胀,低失业率时,高通胀。然而,并没有什么鸟用,在70年代失效了,被证伪。
宏观经济政策应兼顾短期经济波动,以及长期的经济增长
3.8 财政政策与赤字
财政支出
- 国防
- 养老
- 医疗
- 借款利息
赤字与盈余
- 赤字,政府支出超过税收
- 盈余,政府税收超过支出
政府预算如何影响宏观经济政策
- 经济增长,政府支出太多,会减少私人投资资金,导致贸易逆差。另外,政府提供研发资金,增加支出,有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。
- 就业,帮助失业计划,降低自然失业。减少税收,提升总需求,减少周期性失业。
- 物价,减少支出,或增加税收,能避免通胀。
- 国际收支,借款数量直接影响逆差与顺差。
3.9 财政政策的执行
自发性的财政政策
- 税收,经济过热时,收入提高,税收提高。经济收缩时,收入减少,税收减少。税收是自动的,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。
- 福利,经济增长时,满足援助计划人数减少,减少了政府支出。经济收缩时,满足援助计划人数增加,增加了政府支出。
权衡性的财政政策
- 振兴方案
- 医保方案
- 援助方案
权衡性的财政政策问题
- 时效慢,问题发生后才会反应,反应经过审核有很长的时间后才能执行。
- 副作用,增加支出的同时也在减少了国内投资。
- 政治阻碍,难以推行在经济衰退时执行反经济周期的鼓励开支的政策。
- 治标不治本,事后执行,没有事前准备。
3.10 预算赤字与储蓄
预算赤字的三种后果
- 私人储蓄增加,李嘉图等价定力,在某些地方成立,但在美国不成立。
- 私人投资下降,挤出效应,基本算是必然发生。
- 外资流入增加,挤入效应,造成更严重的贸易逆差。
3.11 货币银行学
货币,一般等价物工具,目前,流通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,而不是贵金属货币
货币的三个功能:
- 交易媒介,可以拿来交换任何待售商品
- 价值存储,可以暂时持有而不会失去有效购买力
- 计价单位,可以衡量大部分商品的价格
政府统计货币的总量
- M1货币,通货(硬币与钞票),旅行支票与个人支票账户
- M2货币,M1+储蓄账户,储蓄账户大致可以定义为银行活期存款,货币市场基金,极安全的投资,以及小额定期存款
银行是通过放款的过程来创造货币。用户存了1k美金到银行A,A银行贷款货币到其他用户,其他用户再将这笔钱存款到银行B,B银行再次贷款给其他用户,这造成了1k美金通过放贷的方式就能放大到无限的流通货币。所以,银行必须持有一部分存款给中央银行做准备金。
例如,如果准备金比率为10%,那么首次存入的1k美金,就只能放出900美金,然后B银行收到存款后再次放贷,就是800美金,以此类推,700美金,直至0美金。这大概就是10倍(1/10%)的流通比率,就是存入1k美金,最多只能放大到10倍的流通货币。
3.12 中央银行
中央银行的主要工作为,制定货币政策。
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为:
- 法定准备金,法定准备金率就是银行存款的准备金比率,当法定准备金率下降时,每家银行的可贷出货币增加,市场流通的货币也会增加,上升时则相反。
- 再贴现率,再贴现率就是银行向中央银行临时借款的利率,当银行每晚结账后,发现贷款太多,以至于现金数目无法满足法定准备金时,就需要向中央银行临时借款做准备金。那么,很明显,当再贴现率提高时,银行就趋向于向市场少贷款,避免向中央银行借款太多,造成市场流通的货币减少。再贴现率降低时,则相反。注意,目前再贴现率的效果不明显,主要是银行除了可以向中央银行借款外,还可以向其他银行借款,而这个借款利率就是常说的隔夜拆借利率。
- 公开市场操作,公开市场操作则是非常直接暴力的工具,当中央银行希望释放流动性时,就直接印钞票然后购买银行的债券,导致银行现金增多,银行趋向于往外贷款。相反,当中央银行想收缩流动性时,就直接向银行兜售政府债券,将银行的现金收回来。
- 量化宽松,量化放松的工具则比公开市场操作更加暴力,当中央银行希望释放流动性时,就连银行的证券产品也买了。例如,银行将住房贷款打包成一个CDO产品,那么中央银行就买这个CDO产品,向银行释放流动性。这个方式相当于国家出面兜底银行的高风险产品,避免银行因为这些高风险产品造成连锁破产,引发金融危机。这里在《大空头》的读书笔记中有描述过,就不多说了。
另外,中央银行还扮演着银行中的银行角色
- 监管协调银行间交换支票,和转移资金款项
- 提供存款保险,避免银行的破产造成储户资金损失
- 最后贷款者,当金融体系出现重大金融危难时,中央银行可提供短期放款,避免金融体系崩溃。
3.13 货币政策
货币政策如何干预宏观经济
- 经济增长,经济不景气时,通过宽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,刺激总需求。经济泡沫时,通过紧缩货币政策增加利率,收缩总需求。
- 充分就业,经济不景气时,失业率提升,通过宽松货币刺激总需求,降低周期性失业率,要注意的是,货币政策无法影响自然性失业率。例如,落后产业萎缩导致的失业,不能通过刺激落后产业需求来减少,而要通过提供劳动力培训基础设施的行政政策来实现。
- 物价稳定,通货膨胀时,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就能很好地收缩市场流通货币,来打败恶性通货膨胀。但是,通货紧缩,通过宽松性货币政策,降低利率,释放市场流动性。但是,这个方法是有尽头的,当利率降到0时,宽松性货币政策将失效。如果这时通货紧缩仍然存在,就会导致负的实际利率,导致经济衰退,而货币政策失效的境地。所以,国家总是将物价控制到低通胀的水平,既恰当刺激需求,又对通货紧缩有恰当的缓存地带。
- 国际收支平衡,这个一般避免用货币政策来调节,因为货币政策既会影响国内经济,又会影响国家汇率。例如,当国家汇率过分下跌时,中央银行可以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对抗,但是会收缩国内经济,影响国内的经济与就业问题。牵一发而动全身,如不到必要时候,不会使用货币政策来调整国际收支平衡
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的问题:
- 货币政策风险巨大,当泡沫发生时,泡沫价格不好判定是否过高,如果使用紧缩性货币政策,处理不好会导致经济衰退。
- 货币政策属于权衡性政策,其会遇到之前说的权衡性政策的问题
3.14 国际贸易利益
国际贸易让所有参与的国家创造双赢,因为:
- 绝对优势,美国在生产计算机有绝对优势,阿拉伯在生产石油有绝对优势,那么让美国和阿拉伯都做自己适合的事情,然后所需的计算机和石油就向对方贸易,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双方的生产力,将各自国家的人力都投入到最大生产力的地方去。
- 比较优势,美国在生产计算机和种植小麦方面都比墨西哥要好,可是,如果让美国只生产计算机,墨西哥只生产小麦,就能让美国发挥最大的生产力,而墨西哥也能以更便宜的价格购买到计算机(相比自己生产计算机),这对双方都有更大的好处
- 动态增益,开放国际贸易意味着国内生产商与国际生产商直接进行竞争,这将有助于低价和创新。
相似产品贸易的好处:
- 使较小的国家善用规模经济,让英国的汽车厂能卖到全世界,从而让英国汽车实现了规模经济。
- 大大提高了多样性,英国的人民不只能购买本国的汽车,还能购买外国的汽车。
- 产业的专业化提高,让生产变成全世界,让每个国家都能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
- 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流动,日本的精益生产传遍整个世界
国际贸易的成本:
- 受汇率影响很大
- 不同国家的语言,文化,通货等成本
- 产品标签问题,美国的低技能工人会抱怨中国的生产者
3.15 国际贸易的保护主义
国家贸易的保护主义形式
- 进口配额,限制进口的产品数量
- 关税,加重进口产品的税收
保护主义的出发点
- 保护国内产业,可是保护国内的产业,就意味着让本国在该产业的生产力比外国更低,就让所有国民都付出了额外的成本。例如,中国的进口车如果没有关税,基本上就是与合资车同价,这造成每个想享受进口车的人,都得负上比国外高得多的买车价格。
- 保障就业,建立某个产业的保护主义,意外着别人也会对你在其他产业建立保护主义,在这个产业增加的就业数量会在另外一头亏掉,得不偿失
- 减少收入不均,没有证据表明有这类问题
- 拉大贫富国家的差距,然而证据显示,恰恰相反,保护主义下的国家更加贫穷。因为他们不能接收外国的先进生产力,并且一直将人力投入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上,造成GDP增加更慢。
- 保护幼稚产业,过分保护幼稚产业,只会让产业更落后,例如巴西的计算机。而采用递减式的保护幼稚产业,则会激发他们的生产力。
- 掠夺式定价,由于外国产业进入国内后,不只与本国竞争,还会与其他国家一起竞争,所以这个不成立。
- 保护国家安全,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,可人们有些滥用这个道理了
所以,保护主义绝大部份的论点都是站不住脚的,更好的方法应该是拥抱国际贸易
3.16 汇率
汇率,是国际间货币的兑换比率
汇率有什么影响
- 国际旅游,本国货币强势时,国民更愿意往外国旅游与购物
- 国际贸易,本国货币强势时,有利于进口,不利于出口。
- 国际投资,本国货币强势时,更有利于国外投资者投资本国
购买力平价汇率(PPP汇率)是汇率的内在价值,PPP汇率就是使用一篮子国际贸易商品来计算所有国家的PPP汇率,本质就是以货币购买力来衡量汇率。
汇率干预手段
- 通过货币政策干预,但是会同时影响国内经济,一般不会这么做。
- 通过外汇市场买卖干预,出口商品到国外后,会回到国内兑换成本国的货币,政府收集这些外国货币建立起自己的外汇储备。当本国货币被恶意抛售时,可以通过外汇买入本国货币来拉高货币,从而稳定汇率。或者,IMF等国际组织,可以动用自己本国的货币大幅购买贬值的货币,来稳定汇率。
3.17 外资与汇率
外资与汇率有息息相关的联系
- 当外国利率低时,本国向外借债,导致本国外资大量流入,本国汇率迅速走强。
- 本国的货币大幅增长,但GDP无法跟上,导致通货膨胀严重,大量外资出逃,本国汇率迅速贬值。
- 本国借入外国的债务,由于汇率贬值严重,对应的外国货币过大,根本无法偿还,导致国家级的债务破产。
这就是外资流入与流出本国,造成货币波动严重的问题。所以,国际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,向有需要的汇率大幅度波动的国家提供援助。
3.18 国际危险
未来,全球经济的主要危险:
- 战争
- 能源
- 环境
- 人口
3.19 总结
宏观经济简要地描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
- 宏观经济的目标是什么,经济增长,充分就业,物价稳定,国际收支平衡
- 宏观经济的特性有哪些,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,凯恩斯法则与萨斯定律
- 宏观经济的手段有哪些,财政政策,货币政策,外汇政策
4 总结
这本书算是从定性的方式,描述了以下两个道理:
- 经济运行的规律,价格调节,价格弹性,经济增长,就业率,物价波动,汇率波动。
- 经济干预的手段,税负与补贴,财政与税收政策
看懂了以后大概的好处能看懂政府的每项经济政策的背后含义了,可对经济预测与公司发展基本没有什么鸟用就是了。
- 本文作者: fishedee
-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均采用 CC BY-NC-SA 3.0 CN 许可协议,转载必须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