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概述
后端开发流程基本上是
- 需求分析(产品经理)
- 开发实现(开发)
- 测试代码(测试)
- 部署监控(运维)
架构师的目的是协调这个过程能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,并且相关人员都是高高兴兴,开开心心的。
2 需求分析
需求准确,开发快
2.1 需求准确
- 草图
- 设计图
- 时间表
2.2 业务建模
- 高内聚,低耦合
- 单向依赖
- 单一职责
- 拥抱变化
3 开发实现
简单快捷,可维护,性能好
3.1 简单快捷
- 输入校验与输出格式化
- 错误处理
- 日志输出
- 公共库,数据库(orm),缓存(cache),会话(session),队列(queue),安全(security),数据处理(linq)等等
优化编译速度
3.2 可维护
- 确定一个开发规范,大家一起遵守,必要时用工具来约束这个规范是必须的,强类型
- 命名
- 文档与注释
- 依赖反转,用队列
- 依赖注入,用接口,不用实现,编译速度更快
3.3 性能好
- 过早的优化是万恶的根源
- 只对重点进行优化
- 优化的力度放在时间复杂度,IO上,不要纠结细节
4 测试代码
简单快速,自动化
4.1 提取复用模块
- 功能测试,equal校验,时间,图片
- 性能测试,benchmark输出
- 打桩,随机测试数据
- WithError函数自动生成
优化编译速度
4.2 自动化
单元测试 InitSample
5 部署监控
简单快速,推送与排查
5.1 简单快速
make watch与make release一键部署脚本 部署失败后回滚策略 部署过程的友好提示 后端仅仅写panic与Throw,错误上报到哪里,什么时候上报都不用关心 性能监控更是无需添加代码
5.2 推送与排查
报警的主动与及时推送 日志详细,有堆栈信息,堆栈的变量信息
- 本文作者: fishedee
-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均采用 CC BY-NC-SA 3.0 CN 许可协议,转载必须注明出处!